廢舊塑料再利用,不是這樣就是那樣
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塑料制品總產量6300萬噸,其中回收量1890萬噸,占比30%,回收能力明顯不足,大量廢舊塑料未得到有效利用。與此相呼應,在2017年“禁廢令”出臺之前,我國每年進口幾百萬噸的廢舊塑料用于工業生產。即使在2017年當年,仍有583萬噸廢舊塑料進口,可見國內對塑料的需求之大。由此可見,回收塑料無疑在較長的時間內都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一點從不斷升高的PET塑料價格上也可窺一斑。
與此同時,隨著“雙碳”目標的臨近,碳排放的控制力度加大,碳排放額和碳排放權交易也給替代燃料創造了巨大的需求市場。廢舊塑料作為熱值較高的燃料,自然成為替代燃料的生力軍。
廢舊塑料來源廣泛,常規可分為工業垃圾源、生活垃圾源、農業垃圾源和醫療垃圾源等。其中工業垃圾源中的廢舊塑料來源相對集中,且廢舊塑料的品質較好,更適合破碎清洗后直接當做原材料再生利用;其他垃圾源的塑料因成分復雜和回收困難等原因,則更適合與廢紡、廢紙等可燃物混合做成替代燃料焚燒再利用。
根據二者利用方式的區別,潔普設計了相應的利用方案。
廢舊塑料→再生原料
PP、PE、HDPE等塑料垃圾經過雙軸撕碎機和歐版單軸細碎機的兩級破碎,以及磁選機的自動除鐵,即可獲得純凈的再生原材料,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該工藝簡單、效率高,采用純機械物理破碎,出料保持原有塑料品質,方便下游直接加工成各類塑料制品。
廢舊塑料→替代燃料
此方案由于物料混雜,除配有兩級破碎設備以外,還可配滾筒篩、風選機、磁選機等分選設備。破碎分選后的塑料、紙板、織物等可燃的低值可回收物進入液壓打包機打包壓縮,作為RDF替代燃料外運售賣。
此工藝雖復雜,但由于GI智能監測系統的加持,操作流程全自動,人力成本低;原材料主要來源于生活垃圾、各類混合型垃圾等,收購成本低,收益高。
從2月初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到3月兩會將“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明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無一不彰顯了政府對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高度重視。廢舊塑料作為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無論是轉化為再生原料還是作為替代燃料,都將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