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末端處置能力,管城區垃圾分揀中心建設開啟加速模式
日前,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發布《鄭州市落實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打造收運處理體系全鏈條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2020年底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垃圾分類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管理,體現出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與文明程度。為全面提升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水平,鄭州市積極推進各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建設,通過分門別類分揀,細化垃圾末端處置,使各種資源回收再利用成為可能,從而有效避免“前端細分類、后端一勺燴”現象的發生。
作為鄭州市九個區級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之一,管城分揀中心項目占地面積約26畝,總建筑面積約9000平方米,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800萬元。管城分揀中心項目建設進度推進較快,目前大件園林處理車間的土建、鋼結構安裝基本完工,設備均已安裝完成,下一步將進行電力系統、消防安裝、室內裝修等工作;可回收物處理車間土建施工與鋼結構安裝已進入收尾階段。
大件垃圾處理“難”在哪兒?
與裝修垃圾、建筑垃圾等許多傳統環衛收運體系之外的垃圾類似,大件垃圾體積大,成分復雜,處理需要拆解,按照正常做焚燒發電或填埋處理,都會增加處理難度,因此需進行提前拆解分選預處理。
破解“老大難“--智能大件垃圾處置系統
管城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選用的潔普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可實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的集中化處理和自動化拆解、自動化分選,終實現大件垃圾處置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目標。
潔普大件垃圾處置系統主要采取“破碎+分選”的工藝,將大件垃圾經過破碎減容分選,轉變成可再利用的資源。該生產線由傳送系統、破碎系統、磁選系統、智能監測系統和智能降塵系統構成,使大件垃圾變廢為寶,提高回收利用率。一張床墊從進入傳送設備,到終完成破碎分選,大概只需要10~30秒。
整個大件垃圾處置過程中,操作人員可通過GI智能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生產線整體運行數據及分析,及時了解設備運行狀態,實現生產線監測管理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精細化。
潔普大件垃圾處置系統正式投產后,預計每天可以處理40噸大件垃圾,推動大件和園林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形成處理的產業鏈,促進產業化發展,實現變廢為寶,化害為利。
管城分揀中心項目承擔著全區大件園林垃圾、可回收物的處理任務,建成后將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再生資源與廢物回收利用基地,為推動 “垃圾分類+資源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現各種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保障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效益大化,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大步向前邁進。
憑借著卓越的產品性能、超高的處置效率以及完善的服務保障,潔普大件垃圾處置系統已成為各地垃圾分類處置項目的明星設備。截至目前,潔普設備被廣泛應用于鄭州、浙江、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行業影響力不斷提高,品牌價值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在垃圾分類全面推行實施的大背景下,潔普智能環保將繼續探索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經驗,打通垃圾分類后端處置通道,加速構建全鏈條固廢處置新模式,助力城市固廢全流程、無害化安全環保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