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幾種秸稈資源化利用途徑分析
我國秸稈每年都有著巨大的產量且過剩太多,直接焚燒大大影響了生態環境,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近年來,人們發現秸稈資源化處理后有很多用途,這將有助于現階段我國解決資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因此,本文從多角度去分析了我們目前幾種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
一、機械化秸稈
將秸稈還田的一般途徑分2種,一種是利用機械把秸稈弄碎,然后在耕作的時候進行嚴格埋土,并且利用土壤上存在的微生物把秸稈轉化為可利用的有機質。第二種是把秸稈進行粉碎,然后加入一些石灰和糞便進行發酵,再在半氣化中腐爛取出培肥地力。但是,這些方法在我國現階段還是不怎么方便使用的,而且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多,還田率也不高。
二、用于牲畜食用
把過剩的秸稈作為飼料來進行出賣的價格非常低,一斤大約才幾分錢,這使得農民不愿出售,認為不如用于用于牲畜食用,將其過腹還田。過腹還田能夠很好地優化秸稈組織結構,但是,按照中國農民的傳統思維和習慣,并受到技術和土地面積的制約,大多不愿意進行貯存,而且過腹還田率也是較低。
三、制取沼氣和培育食用菌
雖然說秸稈是作為制取沼氣的很好原料,但是使用的并不廣泛,特別在北方地區受氣候影響,運用較少。同時將秸稈來培育食用菌,實質上也不能解決秸稈過剩量多的問題,因為對于食用菌的需求比較低,因此將秸稈進行利用的量也較少。 四、作為工業原料
眾所皆知,能利用秸稈來進行造紙或者作為壓制纖維的木材,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木材資源少、綠化環境、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和秸稈每年過剩量大的問題。但是,由于利用其進行制漿造紙,會造成“黑液”非常難處理,因此無法經過環保部門的審核。所以,將秸稈作為工業原料,在技術上可以行得通,但是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應用情況依然無法推行。
四、用于生物質發電
秸稈,作為可再生能源并且具有綠色清潔的特性,兩噸的秸稈熱值可作為一噸的標準煤來使用。但是,卻比煤對環境污染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說是無污染,煤作為燃料釋放的含硫量約有1%,而秸稈才約有3.8‰,而且將秸稈進行生物質發電,其排出來二氧化碳和生物質再生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實現平衡,對于外界來說,可以說是二氧化碳零排放。因此,綜合分析生物質發電是秸稈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
文通過對幾種秸稈資源化途徑進行分析和對比,可以看出生物質發電是秸稈資源化的比較有效途徑,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對于生物質秸稈發電的相關資源化處理時,還應注意任何一包秸稈的含水量都要低于25%,否則不能進行后續操作。在卸貨時,叉車還應把秸稈包放在指定的、合適的位置上,然后把秸稈包放到輸送機上保留5分鐘,通過秸稈撕碎機等設備把秸稈弄碎,再送到爐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