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葉片和水泥行業合作的新思路
根據相關研究,目前處理廢舊風機葉片的方法主要包括機械處理、填埋處理、化學溶解處理和焚燒處理等。然而,這些方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并且對環境影響較大。
錫林郭勒盟舉行退役風機葉片高值化回收利用中試項目產品下線儀式,這一事件標志著我國在風電葉片資源化回收利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項目選擇了一種更為環保和有效的處理方法,即水泥窯協同處置法。
這種方法通過燃燒風機葉片中的可燃成分提供水泥燒結所需的能量,而固體殘留物如玻璃纖維則作為熟料水泥的原材料,從而實現了退役風機葉片的資源化利用。此外,適當發展熱解處理法也被提出,盡管其處理成本較高,但可以徹底處理退役風機葉片,并具有減容、減量和資源化等優點。
隨著風電裝機量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3萬臺機組達到退役年限,退役裝機容量達4473萬千瓦,固體廢棄物規模將達94.79萬噸。因此,如何有效、環保地處理這些退役風機葉片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也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集中式風電場、光伏發電站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基本建立,相關標準規范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錫林郭勒盟的這一項目不僅展示了我國在風電葉片資源化回收利用方面的技術進步,也為未來大規模處理退役風機葉片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將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提高風力發電的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推動我國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